于正新短剧水土不服,《吉天照》真的有这么差吗?

周末无事,看到朋友圈讨论起于正的最新短剧《吉天照》,好像业内评价比较负面,甚至有说扑了的。微博一查,“斥资800万”“延禧攻略编剧”“新签2大短剧TOP演员出演”等词条映入眼帘,按理说成绩应该不至于这么惨。

热门短剧吉天照的水土不服

带着上面这些疑惑笔者周末在【红果短剧】看完了这部剧,我们先来说说它的优点:

1、短剧服化道:比寻常的短剧来说,《吉天照》的服化道确实很顶,每个人的妆容以及场景布置都可以看出是花了钱的,让整体短剧呈现出一种电视剧乃至电影的质感。

2、短剧演员阵容:于正的选角确实不错,特别是女演员,不论是主角小梅还是男主的其他几位夫人,都是颇有名气的演员,就没有一个不美的。男主演技不错,被于正称为“内娱新吴彦祖”,不知道各位怎么看?

3、短剧剧情:是于正擅长的爽剧风格,有种《延禧攻略》变成短剧的既视感,最后的致敬让整个剧的立意上升了一个高度,令人警醒。

4、短剧画面:被大家说有着中式恐怖风的画面,笔者反而很喜欢,有一种看短篇恐怖故事的感觉,但确实更适合那种诡谲的小视频。

吉天照优点说完了,我们再来看看这部剧的问题,当然以下只是个人观点:

1、短剧节奏太慢:《吉天照》整部剧节奏较缓,有观众评价看得想睡觉,看一半就弃了;也有影评推荐其直接从第4集的凌迟戏开始,更能抓人眼球。就笔者自己来看99集的篇幅确实有点长,但说是长剧又有点短,就有点不上不下。

2、短剧演员演技不一:男主的西门庆造型确实深入人心,女主演技也确实能撑住角色,但有些配角的崩溃戏或哭戏却看着令人尴尬,感觉美是美了,但却并不适配剧情和人设。另外男二兰大人作为女主官配,配音真的有种看广播剧的感觉,和脸不是很搭,演技还有很大进步空间。

3、短剧逻辑硬伤:剧中bug挺多的,就比如女主一开始重生为婢女小梅,光是她对老爷做的那些事,都可以让她落得被打死的下场,结果反而让她成为了凌驾老爷之上的存在;还有被烙铁烫脸的桥段,女主被烫那么久头都不知道躲一下,最后只是在脸上留下了一个梅花印记,更不用提凌迟那场戏的出戏感了。

看上去更像长剧的画面

总的来说,《吉天照》作为于正的首部短剧,虽然在制作成本和演员阵容上都显示出了一定的诚意,但效果离大家的预期还是有一定的距离。这样的结果也暴露出来了传统长剧制作者转型短剧的困难,在短剧观众平均观看时长已经缩短到10秒以内的当下,他们以往擅长的长线叙事在短剧中就成为了掣肘。

现今短剧团队都在研究如何在开头前3秒设置钩子,然后每15-20秒出一个爆点,和传统影视的构造已完全不同,《吉天照》被批最多的节奏缓慢便是其“水土不服”的体现。

同样,演员美则美矣但表演代入感差的问题,本质是长剧表演体系与短剧碎片化呈现的冲突。在竖屏观看场景中,演员需要更夸张的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,这与传统影视追求的"细腻演技"形成微妙对抗。艺恩数据统计显示,短剧TOP100作品中78%采用现场收音而非后期配音,这种"原生态"表演恰恰是《吉天照》欠缺的。

短剧未来发展方向:试错、突围 or 出海

截至发稿前这部短剧在红果上的收藏达到了11.3万,第一集的点赞超过了2.2万,从数据上来看仅凭国内平台应该是不太容易回本了(毕竟花了800万)。

目前该剧也还没有上线海外,但若要减少损失的话,也可以本土化后发往海外,在上周的短剧周榜里就有不少国内短剧翻译后出海,并用高额的投放登上榜单,对于《吉天照》来说也不失为一个选择。

这就不得不提前段时间字节刚推出的短剧平台【Melolo】了,在国内【红果短剧】靠“免费+广告”称霸之后,大家都在讨论其能否复刻该模式成功出海,从而对海外短剧市场进行一场大革新。

根据广大大-广告主分析模块,我们看到了【Melolo】近期的投放数据。该平台于2024年11月15日上线Android端,截至发稿前投放创意去重后约1.1K,且大部分素材投放在菲律宾、越南和印尼等东南亚地区,应该还是处于试量期。

目前投放峰值去重后创意数不超过300

在投素材基本都是翻译剧,配音基本也都是泰语和印尼语等当地语言。目前热度最高的投放素材是由张若辰主演的女杀手重生短剧《重生女友是大佬》,其在【TikTok】上的点赞量已经超过了1.6K。

短剧并非长剧的简化版,而是需要一套全新的创作语法——从“3秒钩子”到“碎片爆点”,从夸张表演到原声直出,皆是适应竖屏场景的必然选择。若《吉天照》能借红果短剧的免费模式积累长尾口碑,之后再通过【Melolo】走向海外,或许能在更宽广的市场中验证其内容价值。

尽管当下成绩难言成功,但这种探索也为我们发来一个信号:短剧已经开始步入精品化深水区,只是当下还无法在“快短爽”和艺术表达上达成完美平衡,而在未来还将会有更多《吉天照》涌入市场,一场精品化竞争,即将开始……